的时候,他有一次以文官的身份,不畏风险,亲自深入到一个反叛的蛮族领地。
他的目的,就是找到那些夷蛮的酋长,对他们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们降顺朝廷。
那个蛮族酋长一见张商英就被他的仪表堂堂所折服,对他建立起好感和信任。
他也不知道怎么推论出来的,认为张商英能长成这个相貌,肯定不是坏人,一定值得信赖。
如果那些以后张商英认识的众大臣都有那个酋长一般的识人之明,张商英早就发达了。
可惜那些大臣的心胸不如酋长的心胸宽广,见他英俊不是纳头便拜,而是嫉妒生恨。
当然还有比张商英更英俊的,张商英和他们不对付的原因,就另当别论了。
相貌英俊加上张商英口才便捷,文化根底深厚,很快就折服了那酋长,向他痛快地投降了。
不过,这个酋长的投降,胜利果实并没有给朝廷收获,而是被张商英给接收了。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张商英。
因为那个叫隽义的酋长,虽然投降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他降张商英不降朝廷。
如果张商英是个本分的,他肯定不会接受,宁肯不要这个功劳,他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