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一种不同的执政分工,最考验皇帝的权衡功夫。
其实就是要平衡文武之间的力量。
两造合作自然是好,可是皇帝又不想见到两家和好,唯恐他们打成一片作了皇上。
这个不是坐皇上,而是先把皇上做掉,他们自己当皇上。
赵匡胤陈桥兵变取代后周,黄袍加身当了皇上,当然不想看到别人也如此办理。
不过,这种皇权虽然取之不义,比较起来,非取不可的话,还是最和平的手段。
赵匡胤也不愧为说话算数的君子,对后周遗嗣、兵变同僚、以及降臣附国待遇宽厚。
到了赵匡义手里,就失去了这种宽厚,得国不义,对家人对附国降君都痛下杀手。
不过,他干这些事情虽然心狠手辣,在治国方面大体上还是太祖路线,虽然功绩不行。
治国没有大过,或者说恶果没有显露出来,私德有憾,也就没有人在意了。
估计也没有人能在意,在意的人早就被赵匡义在意,然后给做掉了,比如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
在这些赵匡义一支余荫遮蔽之下,宋徽宗当然也把这些传统统治术全盘继承下来,绝不能等闲视之。
更何况,宋徽宗还有一帮文臣,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