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信看在一国之君又是他亲生父亲的万隆帝眼里,其中意味比一个臣子私通南王更叫人怒不可遏。
但是万隆帝到底还是留下了慧王和内卫司,是为了钳制巡检司?舍不得血脉之情?李落还真猜不出来,但若说顾念血脉,当初杀明武王和邓王的时候,好像也没见他有多少伤心,依旧夜夜笙歌。或许是死的儿子有些多吧,这才叫他有了一丝怜悯,姑且留下慧王。但李落知道等到英王登基的那一天,慧王的命也就到了尽头。
慧王府前门可罗雀,英王府前车水马龙,这般景象半个月前想都不敢想。往日英王嫡系扬眉吐气,而与慧王走得近的那些人自然要削尖了脑袋挤进英王府的大门,英王尚算大气,除了少许人之外,一视同仁,也不曾将谁分个三六九等,一时间英王贤名不胫而走,传的很快。
不过也不是谁都去攀英王的高枝,李落没去,李玄悯也没有,英王府人声鼎沸的时候晋王还在后花园练字,听到下人来报只是轻轻笑了笑,说了句贺喜的话就再只字未提。
笔下,写了个摧字。可惜了,那年三个人聚在一处,李落说了自己打算助英王登上太子之位的那天,其实李落还看了李玄悯一眼,只是一个短暂的眼神,像夜里的流星,迅疾而无声,划空而过但能在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