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大臣之中,没有一个大臣的大局观比得上崔浩,古弼长于内政、治理地方,在军事上也通常听从崔浩的意见,更不用说拓跋焘了。
如今崔浩这么一分析,拓跋焘顿时忧色更重。
“那依崔爱卿之见,如今应该派大军直奔龙城而非昌黎尹救人?”
这信使千里迢迢从龙城(辽宁省朝阳市)直奔平城,就是乐平王派来求援解库莫提之围的,如今他听到危险的不是库莫提倒是自家的主帅,差点一口气没撑过去昏死在当场。
“大军要立刻出发,越快越好,如今已到秋凉,等秋天一过,北方冰天雪地,就不仅仅是粮草充足就可以作战的。乐安王有两万大军,加上颍川王留下的黑山军一万,就算攻城不下也能自保,可如果跑了北燕王和其世子,这场仗就得不偿失,必须要尽快援救!”
崔浩躬了躬身。
“此事不可拖延,满朝文武应当立刻动作,一旦粮道拖得太长……”
崔浩的话还没说完,又有信使疾奔来到殿前。
他的信也是急信,但并非战报,所以用了军鼓却不可驾马,来的比北燕的信使慢上不少。
众大臣见到不是驾马来的,心中稍微定了定,就连拓跋焘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西边来的不是夏国就是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