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止心观来时,他曾请教过于舟老道,如何安置擒捉的鱼龙,老道也教给他一个法子。当时双方都只是为了有备无患,并没有想过真正有什么收获,偏偏现在还用到了。
余慈从储物指环中取出一个石盒,其实就是采摘虾须草的那个。这盒子长不过尺余,盛放这条七尺来长的鱼龙,实在是小了些。
小心翼翼地将鱼龙从衣物下面揪出来。鱼龙仍在挣扎,但不妨碍余慈仔细打量它。
其实在照神图中,余慈已经看得非常清楚,如今与其说是打量,不如说是在感受着鱼龙的份量。
触摸着鱼龙滑腻的表皮鳞甲,余慈记得于舟老道曾说过,观察鱼龙品相,以皮肉化鳞、生髓顶角、化龙点睛三者为评判的标准,也即将鱼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草木之身完全转化为生灵血肉,以通体贯鳞为表征;二是由寻常血肉之躯转向传说中的天龙血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动辄以千年、万年为单位,其表征则是头顶生角,说明其内部骨髓已转换性质,精血已含蕴有天龙之气;第三就是完全成就天龙之身,到那时,一身精血浑化,天龙真性萌发,自生明光,冲开肉胎阻碍,化为神明之光,照彻九天十地,无所不至,故谓化龙点晴。
现在看来,这条鱼龙头面上五官不清,但鳞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