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来统一由教会的修士和修女进行授课。
这些人是未来加州华人移民的希望,也是他未来的班底。
按照梁耀的安排,45名接受过中等教育的学生将给他们物色一所好的中学,备考美利坚的大学。
求学费用由他全力承担,要求是学成之后只能在美洲集团工作。
这些学生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在大清科举才是正途,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家都是送孩子走仕途,不会让他们跟着洋人学东西。
这些穷学生只求能够吃饱穿暖,对于和梁耀签订的合同,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对给他们提供食宿,培养他们的梁耀感恩戴德。
事实上,就连洋务运动时期,社会上的主流观念还是认为洋务是没有前途的偏门,是走投无路没出息的人才会搞洋务。
在很多地方,洋务甚至不是一个中性词,而是一个贬义词,经常拿你洋务透了,你这人搞什么洋务,诸如此类的话来骂人。
这些由教会和洋行精挑细选出来的苗子都不错,天资聪慧,英语流利,梁耀对他们还是比较放心的。
从移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15名青少年就比较头疼了,他们的文化水平高低不一,而且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