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你都这么说,那多半没希望了,现在人人都知道高科技产业很赚钱,上面挺看重港城经济的转型换代。数码港的筹备任务被交到我手上,厉二公子只想着白拿土地,用建造的钱代替买地价格,算起来会便宜很多,我不太看好他的方案,到时候恐怕吸引不到高科技企业,只顾着对外卖房子, 他们家最懂这一行。”
苏业豪询问说:“每年收那么多税、卖那么多的土地, 穷到掏不出几十亿港币?”?
“没办法, 金融危机元气大伤,到处都缺钱。”
郑勇文副院长考虑完,一时半会儿没有太好的办法, 怪就怪房价阴跌不止,下跌空间还挺大, 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敢拿地。
苏业豪人微言轻, 帮不上多少忙。
一没本事吸引同行们入驻数码港, 二又掏不出大笔的真金白银,即使能掏一部分, 值不值得又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换个思路,再看看这个机会。
苏业豪觉得,倘若能够趁机低价拿地, 在港城搞个公司总部也挺不错, 有助于吸引人才加入, 未来还能享受到房价回暖的收益。
只要tat、tot等等项目发展起来, 未来必然需要不断扩张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