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沉吟着道:“若是召吴王领兵北上,两面夹击的话,平定刘黑闼所需的时间,应该会少很多。”
屈突通口中的吴王,就是杜伏威,准确的说应该是李伏威。
杜伏威降了大唐以后,不仅被封了异姓王,也被赐了李姓。
杜伏威领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麾下兵马巨万,还不用大唐出钱养。
召杜伏威北上,跟朝廷派遣去的兵马形成两面夹击的势头的话,确实能更快的平定刘黑闼。
随后,群臣们你一句,我一句,逐渐的商议出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作战方案。
在此期间,再也没人说给突厥人什么钱粮,也没有人提及跟刘黑闼妥协,为大唐赢取喘息之机的。
李吉从头听到尾,很欣赏大唐群臣们的对敌风格。
同样的场面,要是放在几百年后的大宋,恐怕就是一片求和声、一片诏安声、一片纳贡声。
“那么,由谁领兵去呢?”
李渊在群臣们议论出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作战方案后,问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群臣们齐齐闭口不言。
因为他们清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说什么也没有用。
依照李渊的风格,此次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