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京。
这是宋牧仲《论画诗》的一段话,通过这两句诗,可以一窥这位千古奇才少年。王希孟一生二十余年,只一幅旷世惊品,在一位少年,18岁最为意气风发的时期,泼墨挥洒,犹如天成,成就一个少年的心中,怀有如此磅礴气势的千里江山。可惜的是,王希孟完成这幅作品之后不余几年,便传出与宫中早逝,从此杳无音信。
李越大学时期选修的专业就是中国山水画。在课堂上听起教授介绍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虽排名最末,但他的创作者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英华早逝的惋惜,还有那气势浩荡的书画长卷,让同样年岁的李越对其也充满着希冀。
李越的父亲是当地书法协会的会长,从小就带他写书法,画国画。尤其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绘画越来越常见,而国画也越来越少见,人们欣赏古代传承下的名画,却再也没几个人提笔书墨自己的国画了。
因此在看节目时,作为古代墨青的痴迷者,李越听闻故宫博物院单院长在一场名为“用‘新’守护故宫的下一个600年”的讲座上透露出:《千里江山图》将于今年9月在午门燕翅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