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天与周公义来到驿站时,天色已经大白。
今日在此驻守的士卒却不是昨日的那个老兵,那个老兵已经跟着护送运输昨日贼首的队伍离开了。
此时当值的是个年纪二十左右血气方刚的新兵。
周公义递上人头说:“这位小哥这是我二人昨日进山的收获,能不能先帮我们把银子兑了。
我二人实在是囊中羞涩,今日的饭钱还没有着落啊。”
新兵眼里闪过一丝不屑,不耐地说:“大侠尽管放心好了,官府还能拖欠您的赏银不成?
只不过没有想到救苦救难的大侠竟然也贪图这些黄白之物,真是令人心寒呐。”
大侠二字被年轻人咬得极重,嘲讽之意不言而喻。
周公义在乡间时与升斗小民不断切磋言语,有着一张千锤百炼的脸皮,又岂是这年轻人些许言语能够撼动的?
当下他脸上笑呵呵的,也不言语,只是双手不断搓动,一副标准的升斗小民模样。
新兵确认过人头后,确实与本郡两名通缉犯对的上号。
于是新兵拿出一本名册,在上面找到二人姓名用朱笔勾了。
然后对里面的看管银子兵士叫一声:“拿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