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谜都 > 正文 第264章:秦始皇陵
在司马迁笔下仅留下极为简略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大致意思是说秦始皇陵地宫,往地下开挖,一直挖穿了含水层、潜水层、承压水层,按秦岭一带的地质条件来看,地宫至少在地下千米以下,由于穿三泉概念很模糊,具体有多深,无法准备判断。关于地宫的深度,在史书《汉旧仪》中,则言“已深已极”,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但是同样是个模糊的概念,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到底有多深,没人知道,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远远超出了一般陵墓,否则秦始皇下葬之后,回填地宫怎会会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

    在地宫挖到至深至极之后,便用铜汁浇筑底部,作为基础地基平台。秦始皇陵地宫的大小,一直是个极具争议的话题,具体有多大,迄今还没有准确结论。仅陵墓在地面上就占地56平方公里,那么更大的地宫会是多大?用铜汁浇筑底部,需要多少铜汁只怕无以数计,这么多铜汁从哪里来?都说秦统一六国之后,将天下的兵器,甚至生活必须的铜器等收归国有,铸成了十二金人。整个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