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弱点。第一,在燕云一带,汉族、契丹族将领之间不和,甚至对立,不少汉族将领有南归的想法;第二,契丹族善战的皇帝都挂了,善战的将领也挂了个七七八八,也就是说契丹军现在面连着青黄不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名将,契丹军的战斗力是要大打折扣的;第三,契丹皇帝没什么野心,对中原的土地没有饥渴感。这样一个皇帝,难够派军队南下,可是,他会不会有坚定地信心、必胜的信念和周军决战呢?这可也难说。战场上,皇帝的犹豫不决,将是致命的。
这样子一分析,郭荣立刻就明白了,现在是对付契丹的最佳时机,如果被他培养出新将领,如果皇帝对战争不在恐惧,那么,大周就真的只能退居关中了。
在郭荣下定决心北伐之后,益津关守将钟廷辉粗心大意的毛病,自然轻易就成为郭荣北伐的突破口。清州刺史王洪、莫州(今河北莫县)刺史刘楚信、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都是汉人,处于契丹乾化军的控制下,乾化军有耶律嗔这样的人在,和这些汉族将领之间没有矛盾才是怪事。而这三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三关的南面。如果能够先拿下益津关,关上乾化军北逃的道路,然后歼灭乾化军,莫州、瀛洲很有可能不战而降。而后,这不战而胜的威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