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太行山,至少要耗费两天之间啊,而且出了古关就是恒州,那里周兵极多。恐怕不易于作战吧。”杨衮说道。
“将军的麾下,好像都是骑兵吧。您出了古关一路南下,谁能拦得住你啊。你大可以在邢州、相州、大名府一带来往纵横。等周军反应过来,您在徐徐退兵,也不晚啊。”李廷儒说道。
杨衮点了点头,他又说道:“可是我要是孤军深入,别的不说,这军粮该如何解决啊?”
抢呗。李廷儒心中暗道:你们契丹又不是第一次干,还装什么纯洁啊。可他毕竟是文化人,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孙子云:因粮于敌。将军不会忘了吧。”
杨衮瞟了眼李廷儒,笑了。读书人的事儿,偷不叫偷,叫窃。这抢粮食、打草谷,不叫抢粮食、打草谷,叫“因粮于敌”。杨衮皱着眉头道:“我军三万众,河北又贫瘠,恐怕不好因粮于敌吧?再说了,河北有了前些年的教训,恐怕也不太好打草谷了。”杨衮话里有话,这年头,河北战乱频繁,导致河北民风善战,7年前,大皇帝耶律德光,可就差点被河北农民给打死了。派出些小部队打草谷,各人自扫门前雪,那自然是不妨事的。如果大批军队进入,河北同仇敌忾,那可就不妙了。
李廷儒瞥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