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五代逆天 > 正文 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
中书省任命的官员太多,也太过于混乱,往往一个官职上都有几个人担任,做起事来互相推诿,杨邠为相之后,势必躬亲,特别是对官员的任命,杨邠抓的很紧,哪怕是一个小县里的主薄、录事参军这样的小官吏,他都要亲自过问,该任命的任命,不该任命的就撵人滚蛋。他做事有特别在意细节,把规章制度订的又繁杂有啰嗦,比如行人商贾,出门在外必须要有官府给出凭证,不然抓着就要坐牢,比如官员历任之后,必须立刻走人,不能在原地驻留。他还常常说:“作为一个国家,只要能够做到库存丰足,兵马强盛就可以了,至于文章礼乐,那些都是虚了吧唧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做。”换句话说,这家伙只重视赋税,只抓经济建设,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科学展观没有足够的认识,引来了文官系统对他的不满。

    这倒也罢了,毕竟五代的时候,天下大乱,把精神文明建设搞的热火朝天的那几位,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后蜀的孟昶、南唐的李景),杨邠重视“钱粮兵器”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也不能说是错了,毕竟大汉朝从建立开始连年征战,到处都要用钱,杨邠为相好赖是把国家给维持了下去。

    可惜,他最大的毛病是用人双重标准。比如汴京的“警备司令”史弘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