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字晋卿,汉化契丹族人,号玉泉老人,号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
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蒙古国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享年五十五岁。
他是辽朝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金朝尚书右丞耶律履之子。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
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十四年之久。提出治国之道并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乃马真后称制时,耶律楚材遭到排挤,渐失信任,因此抑郁而死。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耶律楚材的治国理想是“天下大同”、“善用儒生”、“左兵右商”。史载,他秉承家族传统,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
他涉猎的范围,兼及儒家、阴阳家、道家、商家、墨家、兵家、法家,所以说耶律楚材不能算作纯正的儒家,而是一位专门作宰相的材料。为什么这么说呢?
帝王、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