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们对于底线的态度和作为,就可以看得出人们心中的善恶。如果无法坚持底线,就意味着更容易做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是灭绝人性的事情。比如说,贪杯却没有足够匹配酒量的人,就非常容易在酒醉后突破固有的底线。而这种人,就很可能在酒后做出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是践踏道德和律法的事情。而经常与贪杯者接触的人,就最容易受到其反噬。
没有人能做到不犯错误,真正错误的是明知故犯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酒量不好,酒品也不好,却依旧痴迷与酒精。这种行为的人并不是自控力不足以抗拒酒精,而是想要在酒精的帮助下,让自己成为自制力较弱的“弱者”,做出那些自己平日里想做却又不敢,或者是平日里如果做出来就会受到严厉惩罚的恶事。而人们对于“弱者”,天然的有着同情心,即便这个弱者是故意伪装出的。将自己伪装成为“弱者”,就可以在犯错后受到更少的责罚。就像是在醉酒驾驶律法变得严苛之前,醉酒驾驶后撞人致死的驾驶员却只会被判处寥寥数年的监禁。如果运作得当,或者是利用财富争取了死者家属的“谅解”,受到的惩罚就会进一步的减轻。所以,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的驾车杀人秀,就被轻飘飘的揭过去了。杀人者无罪或者是只有一点点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