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内,燕王府中,白袍男子石庆义正在房间里收拾着衣物行囊。想到自己将要离开,石庆义不免有些哀伤,叹气道:“唉!偌大的燕王府,我竟容不得一席之地,真是可笑!”
男子继续收拾着,眼里却是不断冲刷着过往。
话说这石庆义身为石安山长子,为何又却是这般不受重视与待见,那还得从石安山还不曾当燕王,怎么做上那中郎将说起。
石安山原乃是陇关一带的布衣百姓,可是他自幼便膂力过人,不肯自甘埋没。虽是穷苦,但却在待人处世颇有一套,常常乐于助人,对朋友更是豪义。若是有人前来结交,石安山必是热情款待。
若是遇着有人来访,这家中无酒,便会舍卖家田换酒;家中无肉,便宰了耕牛作下酒菜。总之对待朋友那是一个“义”字。那些个来访的人士对他更是赞赏夸耀,渐渐的,石安山的豪义便传开来。
一时间,四海之内皆知陇关有义士,唤作石安山。闻其豪义而来的江湖人士络绎不绝,来访的人常常带上豪礼,甚至千金来会。渐渐的,这石安山因“义”而传于天下。
可是石安山似乎并不止于如此,有了钱财的他,开始来到长安,通过各种手段接触上层,因他奉承阿谀了得,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