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昨日回娘家时听我娘提起的,我爹说他性情耿狷,又有大才,如今范公病故,欧阳大人独木难支,虽说有你二哥大力举荐,欧阳大人也想留他在京城任职,可毕竟难以施展。官家倒让他升了大理评事的官阶,可不知为何,他自己执意请求外放,听说他自请去鄞州做个知县呢,这人,真不他是如何想的。”
听晁文柔这么说,八娘虽不知道王介甫自请外放的具体原因,也中大抵也能了解。王介甫不是一般人,心怀天下,雄才大略,二哥常说他有济世之能,何况八娘知道这个人非但博学多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学家,且他还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法家,改革家。又岂会甘于在京中做个大理评事这不痛不痒的京官,而浪费自己的时间?
既是无法在现有的政治环境中,一展自己的抱负,请求外放,等待时机,也就不奇怪了。
王介甫要走,晁文柔自然得准备些要送他出行的东西,便向八娘讨起主意来。
八娘笑道:“他和二哥是好友,咱们家和王家又是几代姻亲,七姐姐还是他的弟媳,这关系自是近的很。二嫂也不必为难,王家虽非不富,可也不缺钱,我看现如今天气愈发凉了,二嫂只管准备些穿的吃的就成。另送些银钱,权作路资,不过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