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楚昭已经做得足够好,但谢晋却想得更加深远,他略带忧虑地说道:“如今不争眼前,而在于日后。”喻王已经投降,按理说楚昭登基已是顺理成章之事,不知谢晋何出此言。
楚昭握着谢晋枯瘦的手,轻声问道:“那孙儿现在该怎么做呢?
谢晋兀自感叹:“喻王此人雄才大略,只怕心思还在庆正帝之上。寄奴之前那次引帝都贵族杀薛振之局布得极好,若是能够借安靖帝之手先诛杀一批士族,想来喻王对你的偏见、对我们谢家的偏见也会小很多。唉——也只有铭儿那个傻孩子,才会傻乎乎以为人是不会变的。”谢晋不动声色地点出楚昭说漏了的地方,技巧性地刻意模糊了楚昭营救寒门大臣之事。
楚昭惊讶的抬头,薛振一事只有自己和韩起知道,从来没有向他人提及,想不到谢晋病重之中,依然能够从蛛丝马迹里还原真相。
“傻孩子,外祖活了这么久,什么没见过呢,难道是那样狭隘的人吗?有些士族的确不像话,大楚要中兴,必须下狠手,挖去脓疮,但并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是脓疮,寄奴,你要记住这一点。”谢晋枯瘦的手紧紧抓住楚昭。
楚昭郑重允诺,谢家既然付出了忠诚,自己必然不会相负。
王震升作为考官之一,在旁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