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区,法国巴黎有塞纳河畔,英国伦敦有弗业街,日本有“书海”之街神田町。在中国就是北京的琉璃厂文化街了。
从1977年起,国家拨出巨款,仿照清代建筑风格重建琉璃厂文化街,1984年10月第1期工程竣工,店铺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从此,这里的古旧书店、新书店、文物商店日益繁荣兴旺。改造后的琉璃厂重新迸发出活力,几位在这里经营多年的商店负责人向记者回忆说,1985年至90年代初是琉璃厂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李一凡二人一下车,就看见街道两边店铺、地摊密布,游人如织。
李向东望着四周川流不息的人群,问道,“一凡,这是哪?怎么这么热闹?”
“琉璃厂,从明清时就是首都著名的文物市场,据说,在清朝时,和珅经常陪着乾隆皇帝来这里淘宝。”李一凡边走边说道。
“一凡,这里怎么这么多外国人?”李向东好奇的看着各种肤色的外国友人问道。
“现在我们国家才刚刚向温饱奋斗,而搞收藏是社会处于富裕阶段才能做的事。古人就说过,仓廪足方知荣辱,就是这个意思。东哥,你能在你肚子还没填饱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