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执言,臣定然要大义灭亲!”
楚义文闻之,不禁极为唾弃凌炙天的行为,但今日早朝提出此事,他的目的便是让褚国柱认罪伏诛,原本觉得时间仓促没有什么有利的证据,加上也会想到凌炙天他们或许早已封口,若是他们矢口否认,自己反倒是可能陷入两难,却没想到褚国柱承受不住欺君之罪的压力,经不住惊吓直接认了罪,也省了他在多费一番口舌,至于定何罪名,作何处置,那是他父皇和其他大臣的事情了,自己能够为义王做的也就只能是这些了。
作为皇帝的楚礼渊,听到这件事情的真相定然是极为震怒的,但所出的位置不一样,则所虑所为便不一样,他曾感念大楚内有左相,外有义王和晋王为左膀右臂,假以时日大楚当可复兴,然而时日久了,这一左膀右臂在大楚帝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心中的忌惮之色也愈发浓烈,从前有他二人的相互掣肘,倒是可以利用他们的矛盾缓缓收回大权,原本褚国柱这件事给了他充足的理由削弱晋王凌炙天的势力,但如今这番突然失去了义王的军机处,还尚不知会给大楚帝国带来什么影响,令他投鼠忌器,此时他是实不敢、亦不能妄动凌炙天,在一番争执之后,本该轻则斩首,重则株连三族的褚国柱,最后以被贬为庶民,发配边疆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