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应该没有异议,我战区中条山根据地坚守了四年,长期牵制日军三个师团的兵力,使其无法南下,这是事实。”
蔡继刚继续说:“可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我军在敌后的战略布局使敌人很不舒服,如芒在背,那么必然要引来敌人的凶狠报复,加大对我根据地的扫荡力度。这已经形成一种规律,我敌后作战与正面战场配合越多,主动出击的次数越多,招致日军的扫荡也就越多,扫荡的力度也就越大,敌人每报复一次,根据地的面积就缩小一些。这种情况不只是我军,八路军也一样,他们的百团大战也招致了相同的结果。另外,我军在敌后战场的失利,也有其战术不当的原因。以中条山之战为例,日军六个师团、两个混成旅、一个骑兵旅团总计十余万兵力,三面围攻我根据地,而我军是如何迎敌呢?很遗憾,整整七个军被配置在宽170公里、纵深50公里的狭窄区域内,依托天险和工事与敌硬拼,硬是把游击战变成了阵地战,这种打法,不败才怪。我看八路军就吃不了这个亏,人家的战术灵活多变,通常是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留少量部队牵制敌人,其主力则跳到外线作战,攻击敌人防守薄弱地区,使敌人主力不得不回援,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战法很有效,敌人的攻势自然会瓦解。中共军队的战术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