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上将军可有保土之责?”
这一句话,也让潘夫不得不从平山县里走了出来,在两府交界处拦住了鹿梧军队。
若是两国交战,潘夫未必会出战——因为对方是一国之力,如何谨慎小心都不为过。
可吴国至今并未向楚国宣战,也就是说鹿梧是以个人名义在楚国作战,若不是他还有个斗将的名头,只怕直接被打成盗匪之辈。
所以在这样占据优势的时候,上将军潘夫若是还缩在后方,导致各地城镇乡村被洗劫一空,甚至大量民众被裹挟为乱军,那他责任可就大了。
于是双方各有顾忌,只好在两府交界处作战。
鹿梧一方,以营为单位,一营五百人,五千人共列了十阵,其中有两营骑兵。
上将军潘夫一方,则以校尉/将军为统领,每阵千人,列有八阵,其中也有两阵骑兵压住两翼,共两千人。
虽然双方都不到万人,但两军列阵,正面战场宽度依然超过两里,这距离加上战场上喧哗,除非像鹿梧这种内家真气登峰造极的超阶高手,不然光靠吼的话,根本不能让声音传到两翼军将耳中。
所以用于指挥的各种旗帜锣鼓,必不可少。
识别鼓点锣号都是正规军的训练内容,郡县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