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等到大学报到入学,他就急不可待地写给了范晓冬的第一封信,他在信中写到,“尊敬的范晓冬同学,自那日同学聚会,有幸见到你的尊容,印象很深,希望从此以后,我们保持长期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他觉得第一封信,不能让对方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应该细水长流,用娓娓道来的平常语,比较得体,可以根据对方的回信快慢、回信内容再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信发出后,孙超华整日计算着时间,心里想,市内通信一般三天就收到了,对方收到信后,考虑一天回信,自己应该在第七日左右收到回信。
他如坐针毡,茶饭不思,焦急地等待结果……
范晓冬收到信后,很意外,两年多了,在上学时不怎么有印象的孙超华突然来信。
而欣慰的是昔日的同学,考上了大学,日后可以跟他交流,了解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为自己日后参加自学考试,选报专业提供参考。
她第二天就给孙超华及时回了信,内容大致意思,对孙超华能记得她这个同学表达感谢,也希望保持交流,从孙超华那里得到关于专业课程内容更多的信息。
孙超华见范晓冬,回信很及时,有愿意继续保持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