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超平时没事也喜欢读一些个历史书,他觉得华夏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是值得肯定的,那些个起义者也许本身不是那么厚道,他们或许有着自己的各种打算及动机,但他们确实别无选择.....!
就像元末的“朱重八”,也就是后世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元至正四年,黄河泛滥了,沿岸山东河南几十万人沦为难民。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朱重八的愿望其实并不过分,他只是想要一个家,想要自己的子女,想要给辛劳一生,从没欺负过别人,老实巴交的父母一个安详的晚年,起码有口饭吃。
他的家虽然不大,但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相互依靠,父母虽然贫穷,但每天下地干活回来仍然会带给重八惊喜,有时是一个小巧的竹蜻蜓,有时是地主家不吃的猪头肉,这就是朱重八的家,然而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朱重八的姐姐已经出嫁,三哥去了倒插门。除了朱重八的二哥,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了其他成员。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的看着他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