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门径。后党核心人物、帝党核心人物、西太后慈禧的心腹、光绪帝的师傅、满族亲贵、清流党首领,诸如兵部尚书荣禄、恭亲王奕訢、庆亲王奕劻、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翁同龢及军机大臣李鸿藻等,竟全部被袁世凯搞掂。李鸿藻“激赏”袁世凯,认为他“家世将才,娴熟兵略”,如令他特练一军,“必能矫中国绿、防务营之弊”,而“亟言于朝”。翁同龢称袁世凯“不滑,可任也”。荣禄具体指示袁世凯,“于暇时拟练洋操各种办法”呈上,然后保举他的军事才干。后来著名的“东南三督”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也都上书为袁世凯说好话。上述这些人党派森严,相互之间矛盾极深,但却众**赞,一致举荐袁世凯这位小小的前驻朝商务委员。这其中固然有袁世凯逢迎拍马、攀援权贵的因素起作用,但是他如果本身没有两手,那也是不成的!
根据荣禄的授意,袁世凯立即拟订了全套编练新军的计划书,包括拟建新式陆军的营制、饷章、聘请外国军官的合同,上呈督办军务处,并强调指出:甲午战争,清军屡战屡败,“虽由调度之无方,实亦军制之未善”。“若不权时度势、扫除更张、参用西法、认真训练,则前车之鉴,殊足寒心”。因“诚如宪台原奏,不得不为易辙之图,作补牢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