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清王朝的覆灭 > 正文 第三十五回 袁世凯索香山三宝
    袁世凯生于清文宗咸丰9年8月20日(1859年9月16日),6岁时养父袁保庆替他找个启蒙老师袁执中教四书五经。同治5年(1867年)袁保庆在山东做道员,袁世凯时年8岁,也随行,后袁保庆由山东调到江苏。在南京,袁世凯的一位老师曲沼擅长武术,教会了袁世凯一些拳法剑术。袁世凯自小喜爱兵法,立志学“万人敌”,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他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被人讥笑为袁书呆。13岁时袁世凯曾制联“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寥寥10字,堪比楚霸王的“彼可取而代之”,显得天下豪气无二。

    袁世凯在北京读书时,李鸿章正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对这位大人的显赫地位不胜钦羡,在洋务派“练兵求强”的思想影响下,他好读兵书,留心时事,常作军事论说,侈谈练兵“安内攘外”。叔父袁保龄对他的议论,颇为赞赏,曾情不自禁地表示,袁家“嗣武有人,亦可略慰”。

    由于种种原因,袁世凯在科场上的希望破灭以后,遂把诗文付之一炬,决心参加李鸿章的淮军。他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当时,李鸿章的幕府中大都是举人或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