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发表两篇作品的纪录。发表了,还怕别的作者不满我多占版面,一篇用真名,另一篇用笔名。如今想起来,那样的狂热有一点匪夷所思。那时候年轻,年轻是听不得表扬的,读者一喜欢,编辑一欣赏,再弄上几个小奖,劲头就像高烧时的体温表,蹭蹭地上去了。只可惜,热得快也凉得快,说不写就不写,此后的十多年没有沾过儿童文学的边,完完全全地成了一个儿童文学的局外人。
1996年,我的女儿小学升初中。身为母亲的我,和孩子共同经历了一场算得上惨烈的升学大战。考试结束,尘埃落定,我在整理家中堆积成山的复习资料和模拟试卷时,心中感到了酸涩:我们的孩子就是这样举步维艰地跨入人生的吗?他们必须要这样过关斩将、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才能从这个社会领得一张“许可证”吗?
很随意地,我跟我的同事朋友们谈起感想,竟受到一致的赞同和怂恿,他们说,你写出来吧,写成吧。
就这样,我用了大概20天的时间,写下这本《我要做好孩子》。对人到中年又家务缠身的我,这几乎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狂奔速度。不是我自己在奔,是我的文字、我的人物、我的故事在引领我疾走。写的就是我女儿的生活,我们家庭的生活,女儿在学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