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我高祖母为了宽慰我高祖父,也为了纪念王守道,就给我太爷取名为刘念道,字秉守。
日子,就那么一天天过去了,家里虽然少了个老人,却多了个孩子,并不显得冷清。
我高祖父依旧每天夜里打更,前晌休息,后晌帮忙照顾孩子,偶尔有人来请,出门给人家帮下忙。
三年后,也就是1870年,清同治九年,庚午年。我高祖父这年四十三岁,高祖母二十五岁,太爷三岁。
这一年很邪性,全国各地发生了上千起儿童失踪案件,失踪儿童年龄大多为三岁以上十岁以下,官府查无实果,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
失踪儿童案在天津尤为突出,当时外国教会在天津开设有“育婴堂”,近似于现在儿童福利院的形式,专门收留、收养孤儿。
同年六月初,天气炎热,疫病流行,教会“育婴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儿因患病而死。
天津民众因此怀疑儿童失踪案与外国教会有关,怀疑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晃子,实则绑架、杀害儿童作为药材之用。于是,民情激愤,士绅集会,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
六月下旬,天津数千民众包围教堂,与教堂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