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泰蓝制作工艺优点,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达到辉煌阶段,“景泰蓝”一词也从此诞生。釉色均肥,丝工粗犷,饰纹丰富。
明代宣德皇帝非常重视铜器的冶炼与铸造,景泰从幼年起即耳濡目染,对铜器有了极大的兴趣,而且懂得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铜器的冶炼到宣德时已达到顶峰,而到了景泰时从制作工艺上很难有新的突破。为此,他就在颜色上面另辟蹊径,创制了“景泰蓝”。而成化又继承父业,遗风不改,继续大量地烧制。所以在明代“景泰蓝”制品以景泰,成化两朝的数量为最多,质量也最精。
清代的景泰蓝制品,无论造型、纹饰还是色彩基本上多继承明代的传统。不过到了乾隆时期,品种方面扩大到屏风、桌椅、床榻、佛塔等重器方面,在釉色上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真正达到了“圆润坚实,金光灿烂”的境地。
根据陈然的观察,眼前这件景泰蓝铜塔应该是清朝中期制造出来的,属于官造佛塔中的精品之作,是用作宫殿以及大型寺庙供奉的,非常罕见。
而且眼前的这件景泰蓝铜塔保存的也很完整,不但铜塔保存的完好,就是用紫颤木制作的底座保存的也不错,当然,塔身上肯定要有一些铜锈的。
说实话,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