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收藏书,有时也见到各类的小器物,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玲珑精致,令人爱不释手,也忍不住买下。
但过后让行家一掌眼,往往是新仿的,于是越越有破绽,越越不上眼,就拿来送人了。
比如,我曾在地摊上见到一颇似白铜制的小拨浪鼓:工艺满精,一根比香烟略粗的圆铜杆,上下两个小鼓,鼓边各拴两根绳,摇晃起来扑通有声,和舞台上、连环画上的一样。
有好几个人充满兴趣的围观着。我了一会,生怕错过,问了价钱,当即买下,连价也没还。
事后,让行内朋友一,当头一盆冷水:这是地道仿品。我开始不以为然,可是地摊上不断出现一模一样的东西,价钱也越来越低,最后低的都使人怀疑连材料钱都不够。
这样的事有过几次,我就很少碰这些东西了。但是也有例外,有时也能碰上一件珍罕物。
尽管这样的机会不多,一年有个一回两回的就不少了,这就是拣漏了。
要是三天两头的遇上,那不早就发了?之一象牙烟嘴那是在好几年前。
一个周日的上午,我在化市场上逐个摊位浏览,没有入眼的就走过,感兴趣的就仔细审视。
突然,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