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给长久以来依附世家,讲究人情、关系的官场带来了沉重的一击。
在这个天下纷乱、英杰频出的时代,这道政令让人有些意外,又有些理所当然。
然而这定然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也得到了一些人的拥护支持。江东一带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能听到士子们激烈的争论。
且不论众人如何争论,孙策举办科举的决心是不会动摇的,不但提上了日程,甚至已经将时间公示了江东各地。
考试被分为笔试、武技、会试三个部分,分别由季书、周瑜、孙策主持。
笔试一科囊括了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既要考校士子们的学识,也要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看法。这一关是一个门槛,越过这扇门将真正走进孙策麾下的军政体系。
季书是个穿越者,深知科举的弊端,专注一学定然会限制思想,虽然对统治阶级有益,但对一个国家的进步却是一个拦路虎。因此在他极力推行下,考试变得更难了······
武技一科囊括了兵器、骑射、兵法韬略。这一关是一个分类,成绩好的将安排进军系,成绩差的将安排进政系。在周瑜看来,每个人都有他的用处,这些选拨出来的人才也同样有所长,有所短,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