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士子压低声音,“陛下以皇家名义私下开海了。而且我听我叔父说,陛下似有意全面开海,不是以皇家名义,而是以国朝的名义。听说海贸之利颇为巨大,那东瀛小国白银黄金甚多,与我大明兑换比例不同,我等以货物卖之,赚得的白银回到大明实际又有一两成的空间利润……”
古人不懂剪刀差的意思,可却不妨碍他们理解。这样明白的账,不要说是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了,就是一个走街串巷的货郎都能搞明白。
“而且你们可发现?自从陛下私下贸易后,海寇反而少了……我听那些从倭国回来的人说,他们需要我们大明的东西,可我们连朝贡都不许了,所以只能来抢。如今海贸又开了,自然就没必要冒风险得罪上国了。”
“我也听说此事了,如此说来,禁海反而不是好事?我看这晋陵先生忽然写郑和的事,没准就是在为这个做准备呢。”
“真要那样倒也好。”
一个士子道:“我可听说因着陛下此举有不少百姓受恩惠了。码头的力夫是最直观的,有活干了,就能养家糊口。还有这事牵扯百工之业,所需人力甚多。为满足天家需求,许多地方都开始大力雇人,没了田地的百姓总算也有了个出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