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的看到敞大门的人家,还敢进院里去偷,衣服碗盆子,什么得手偷什么,有时连柴禾都偷。
最后人们反应过来,看到滩区的人拉着地排车要饭,不仅失去了同情心,还得小心的防备着。
要饭的多半是妇女孩子和老人,青壮劳力不去。一是他们拉不下这个脸,二来要饭靠的是博取人们的同情心,没人会对青壮劳力滥施同情心。
青壮劳力没事赶闲集,原来生活好,花钱花惯了。手里没钱了,就感到不适应。
家里被水冲毁了,看到什么都该置办,可是兜里没钱只能干瞪眼。
时间长了,他们就看了出门道。集市上摆的大多是地摊,生意好的围着一圈人,摊主只顾着做生意,基本上没有防盗意识。
关键是经历了十年革命的洗礼,人们很少有偷盗的,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这样就方便了他们偷盗,第一次还担惊受怕,二次三次以后,就熟练了。无本的生意,越偷胆越大。
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他们仗着人多,都是年轻力壮的汉子,左右一栏,偷东西的就跑了,摊主顾及着自己的摊子,也没几个真撵的。
进入“三九”寒天,要饭实在是受罪,妇女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