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挖烂的地瓜,往年都是送到粉条厂换粉条。可是今年各村的粉条厂,却迟迟没有开业的。
原本每个大队都有两个粉条厂,是村里的集体财产。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粉条厂也被人们分了。
其实现在的粉条厂,都是手工粉条,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最值钱的,可能就是那盘石磨和下粉条的大铁锅了。
其他的工具,就是木头架子和铁漏勺,这些东西根本不值钱,找个木工就能做出来。
以前控水的布兜还值些钱,现在棉花多了,最多就是费些功夫,自家织一机子粗布,什么都有了,也就是二十多斤皮棉的事。
工具不值钱,开粉条厂最主要的应该是厂房了,起码得有五间以上的房子,还得有个一亩的大院子。
院子里搭上两个大棚子,安置石磨和大锅,还得挖几个沉淀池,沉淀地瓜粉。
天然的手工粉条,得等室外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就是人们说的上冻了以后,才开始制作,前期只是准备阶段,加工地瓜淀粉做原料。
做粉条的三大件,应该就是石磨、铁锅和院子了。这三样东西,可是没法分,依然是队里的集体财产。
可是,现在土地都承包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