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相公级别高官,而且还是忍气吞声了半辈子,最后因为党争斗的太厉害被推出来当挡箭牌的。
这个人的结局自然是不那么好的,最后被人联合给整下了台,并踢出了汴京。
…………
但是,对于武植来说,这个同进士出身意义就特别重大了。
有了这个出身,就代表他正式进入了大宋的士大夫阶层,从此以后,只要不是谋反篡位,就算武植犯了天大的错,朝廷也不会动用行政命令诛杀或者抄武植的家,就算皇帝都不行。
因为宋朝有祖训,不杀士大夫,士大夫犯错,一般都是贬官,轻一点的贬到富裕的州府当个知州通判,还有机会会中央;重一点的贬到不毛之地当个团练使之类的;最重的不过是贬到国境最南边海南岛的琼州。
就像苏轼。
可是被贬到琼州也是个市长级别的官员。
所以,这个出身就是一道坚挺的保命符,比免死金牌有用多了,皇帝若是想杀士大夫,整个文官集团都会群起反抗,他们也懂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而武植有了这个出身,也没什么好不好意思的,因为武植不是书生,他是商人,而且他在文坛也小有名气,对于一个颇有才华的商人来说,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