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的文章是和周寿的文章一起发表的。
发表的途径主要是报纸,山东地界的报纸,还有汴京日报!
古代士大夫的文章之所以能闻名天下,除了上给皇帝上奏章或者上表论,就是名臣之间的信件交流,周寿是实诚人,对百家复兴运动很用心,不止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还上书建议皇帝发扬,更是给他的门生好友写信宣扬,能用的宣传手段都用了,其决心比武植都要坚决。
要说名家就是名家,不说那些奏折和信件,百家复兴思想的文章光是在报纸上发表后就立即引起了轰动,山东地界所有学子儒生为之震憾,身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汴京城,在汴京日报刊登出周寿和武植的文章后,更是在思想界和文化界都引发了无数跟风的大讨论!
有会心支持的,也有坚决抵制的,这样思想上一有冲突,书生文人士大夫们就难免唇枪舌剑,这种文化的大讨论,上奏章自然无用,于是广开言路,舆论自由的汴京日报便成了两股思想最激烈碰撞的战场。
汴京日报虽然是武植家的,可并未因此而堵塞反对百家复兴的声音,这也让那些反对者们一边反对,一边对武大官人的品德暗暗称道。
总而言之,现在大宋思想界一片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