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八月二十四日,赵云泽穿越大唐一周年纪念日。
这个重要的日子里,赵云泽虽然有所感慨,可他却没有任何格外的纪念活动。他也无暇顾及纪念了,因为这一天是讲武堂新生的入学之日。
这一届的新生,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便是大唐十六卫中选拔的优秀低层军官和优秀士卒。这一部分人有六百左右。剩下的二百人,则是长安城极其附近州县的读书人。
按照赵云泽的设想,讲武堂学员必须满足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年龄在十六岁至二十二岁之间;二是必须识字。
第一个条件很简单,光是大唐十六卫中就有数不清的适龄官卒。可是第二个条件,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军中,识字的人虽然不多,可是要从总兵力达到了二十多万人的十六卫和长安附近州县的府兵中挑出八百人还是能做到的。可要既满足年龄条件又满足识字的条件,选送的新生还不能是孬兵,这就凑不够八百人了。
这也是赵云泽故意设置的一道门槛。为的,就是增补没有过从军经历的读书人进入讲武堂。
那位伟人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而愚蠢的军队是打不赢敌人的。
硬要抬杠的话,这句话的确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