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杨柳风”,又是一年三月三,与杜鹃相识的二周年。文竹用笔在日历上重重地圈了一下,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心里默默地念叨一下,以示怀念。
九点不到,内线骤响。
“小文啊,过几天,我们出差一趟山东,去去看看那边供货情况,及外围的的行情。”
“是,董事长。”
文竹放下电话,很是纳闷,这不是我手上的事啊,也叫我去。董事长的吩咐,谁敢不遵旨呢。
开年来,公司的生意特别红火,订单够半年生产的,还源源不断的来,经常不能按时交货。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山东的供货不及时。
文竹十多年前在经营部时,出差上海时,一个外贸公司的高级主管曾预言:“工具这行业,是上海往江苏转移发展,然后江苏往山东转移发展。”
文竹斗胆问他原因?他一句人工成本。至今日基本一语成谶,上海很少有工具行业这类的实体了,江苏也开始往山东转移了。
去山东临沂的路上,文竹跟陈嘉明讲了这件事,他好很认可的样子,突然冒了一句:“那我们公司为何如此高速发展呢?”
文竹恭维道:“大海航行靠柁手,全靠董事长领导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