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外官入内,甚至赵楷常至龙德宫探视太上,赵桓都是不悦,而屡次警告。赵佶为了息事宁人,只得让赵楷没事不要再来看他。
当日父子猜测失和至此,而国灭家亡后,父子兄弟一起被俘,身为楚囚,又一起种地耕田,受尽辛苦,当日的一些小小过节,自然早就不放在心上。
赵桓所说的这些,针对赵楷的质问解释,已经将父子感情失和而不迎还太上皇的疑问,轻轻揭过。
见赵楷无语,赵桓又道:“至于迎还父皇,朕每时每刻思之。然而金人假托议和,其实不过休养生息罢了。朕回长安前,金人安有议和之说?朕这几年整军顿武,励精求治,屡次大胜之余,金人亦屡次议和。
而每次大战,金兵多有上将惨死战场者,太上皇与诸兄弟却是越来越稳若磐石?这是为何?便是咱们打的他们越疼,则他们胆子越小,越想和咱们议和,夺了咱们膏润土地,金银子女,然后年年收取贡赋,而让朕称臣称弟?朕岂能让他们如了意!”
赵楷其实已经被他说服,在赵桓之前,宋朝积贫积弱,只有主动求和,从来没有强敌反过来求和的道理。他并非蠢人,金国求和的道理心里也是明白,只是看着神情气质已经与当日远远不同地皇帝,心里却情不自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