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李隆基百思不得解。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陛下,边令诚回来了。在门外候旨!”高力士低声在李隆基耳畔禀报,此时只有他说的话李隆基才能听得进去一点,但他也不敢多言,每天小心翼翼地替各大臣传话,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都要仔仔细细地进行分拣,不敢出半点差错。
边令诚地报告他已经事先看过了,他将兵败责任完全推给了高仙芝,报告的一开始他就弹劾高仙芝纵兵抢劫陕州的各大仓禀,使士兵们有了维护财物的私心,故无人肯死战殉国,接着他又指责高仙芝消极懈怠,迟迟不敢发起总攻,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可胜地机会,才给叛军集结的机会,从而导致兵败,最后他写了大大的几个字,‘百死不足以赎其罪。’
这是一份来得非常及时的报告,兵败自然需要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不能是平时荒于朝政的李隆基,更不能是因经验不足、已经引发储变数的李豫。
高仙芝无疑便是最好地替罪羊,所以这份报告一来,高力士第一时间将它便给了李隆基。
在高力士地手上还有另一份报告,那是安西节度使李清写来地报告,是对时局的建议,不过,高力士却没有立刻将它给李隆基,必须要先将李豫地责任撇清,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