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出如此无智的决定。
李泌仔细看了看手上的金牌,是真地,而且这份圣旨也是李隆基的亲笔,李泌沉思良久,便对李豫道:“此事有些蹊跷,且别着急,估计大将军这两天便该回来了,我们问问他的意思。”.
三天后,李清护卫着家人终于回到了安西,与李隆基打了近十年的交道,李清已经十分了解他,一旦确认安禄山要造反,他必然不会放过其他同样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也一定会在与安禄山翻脸之前,夺去他们的军权,以防止他们趁朝廷与安禄山作战之时,得渔翁之利,当年地皇甫惟明、王忠嗣,近地还有高仙芝、安思顺,不都是这样被骗进京,或杀或闲地吗?
这次述职正好又是一个机会,必然将他们暂留在京,然后再徐徐削权,而对于他李清,他的家人便是最大地软肋,如果李隆基以他家人相威胁,他李清也只能乖乖地听话进京。
所以,将他的家人抢先一步接出来,这样,他便掌握了主动权,当然也会有所失,但其中孰重孰轻,他李清心里明白。
“大将军,我已等了你三天,有要事相商。”
事态紧急,不等李清安稳下来,李泌便匆匆找上了他,将密旨又递给他,“你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