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各位大臣旁听,可提出异议让节度使解释,述职顺利,很快便可结束,若不顺利,用一天的时间也未必能过关,关键是看准备是否充分,这就颇有点象后世的论文答辩。
杨国忠关心地李清和安禄山这两个仇人,李清不用说,他早想好用葛罗禄人被屠一事发难。而安禄山却让他有些为难,有心给他穿小鞋,又害怕他将那张保证书抖出来,若放过他。心又不甘。儿子岂能被白打。
正想着,忽然门外
报:‘安禄山来访!’
杨国忠一惊。难道是派去复查朔方军被他收编之事出漏子了吗?事实上。兵部早在去年十一月便应朔方节度使张齐丘之请派人去河东调查李献忠讨契丹失利一事。其中就包括数万朔方精锐地去向。杨国忠与安禄山达成妥协后。他火速派人去通知调查人。此事可不了了之。可他又担心派去地人晚了。安禄山的突然来访使他地担忧更加深了一层,杨国忠忧心忡忡地出门迎接去了。
“老夫消息迟钝。刚刚才听说杨相国高升,特来祝贺!”
安禄山满面春风。上前紧紧握拉着杨国忠地手不放,一般而言。唐朝的执手礼是长辈去拉晚辈的手,安禄山抢了先机。使杨国忠倒象个被轻薄地小媳妇。在对方温热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