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简直怀疑李清是不是事先知道这一切,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杨侍郎慢行!”
一名侍卫飞马赶上杨国忠的马车,他认得此人是李琮地贴身侍卫,便命车夫停下了马车,道:“可是庆王殿下找我?”
“是!庆王殿下请杨侍郎过去,说有大事相商。”
李琮找杨国忠自然是为了李清开出的条件,他知道杨国忠对此事必然会有浓厚的兴趣,但他却留了一手,并没有将李清供出来,否则杨国忠的热情必然会打折扣。
果然,李琮地提议引起了杨国忠的浓厚兴趣,他立刻
给他带来的不快抛到了脑后,这确实是一个机会,既因为儿私贪五千亩土地而被罢相,那李林甫之强占一万亩良田又该当何罪?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皇上不追究并不等于现在不追究。’杨国忠惊讶地望着李琮,这等深谙官场潜规则的妙语,怎么会从庆王这个蠢人的口里说出来。
杨国忠的宅在宣义坊,也在长安地风水宝地之上,为年初新建,耗钱二十万贯,仅上月为接待李隆基的驾临,杨国忠便花费了十万贯,当然,钱是皇上赏的,用不着他掏腰包。
当他和庆王李琮商量完对付李林甫之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