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摇了摇头,语重心长道:“我并非是针对李公,但又做官又做商,往往会公权私用,最后得不偿失,李公要当心了。”
李清淡淡一笑,“我只是一介小吏,先生言重了。”
话似乎有点不投机,但此时两人已经来到杏园,李清老远便看见了自己的管家张旺,正指挥着十几个家人在湖边布置会场。
高适忽然发现自己的朋友,便向李清告辞,大笑着迎了上去,他的朋友李清却见过,另一位边塞诗人岑参,李清暗暗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想象着很好,在脑海里描绘得绚烂多姿,可一旦真的接触了,却往往感觉到不是那么回事。
高适就是如此,虽然外表亲切,而且他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但李清却觉得自己与他有些格格不入,或许,象杜甫、李白这些诗人们只适合写写诗,从政却未必比得过杨国忠,这就好比后世地科学院院士只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罢了,而地方领导却偏要将他们当作万能的神。
.
杏园在曲江一角,占地颇广,每年三月三上已节时,吏部便会在这里举行新科进士宴会,但平常也对普通百姓开放,这里水流和缓,最适合人举办曲江流饮的活动,王昌龄搞得这次夜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