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竟向吐蕃发出了观礼邀请,这不就是向大唐示威吗?要大唐不要干涉他取东,其心可诛啊!
本来是想经营东,却发生民众暴乱,打乱了他牵制南诏的战略,这使李隆基十分恼火,究其原因,是太举荐的竹灵倩残暴所致,但当时太之位岌岌可危,若再追究此事,恐怕太之位就真难保了,所以李隆基一直隐忍到了今天,等太度过难关,再回过头敲他一记,让他老老实实做人,等着自己百年之后,再来继承大统。
李隆基坐下来,又拿起太的南诏评估报告细细读了起来,报告的最后提出,大唐应支持皮逻阁次于诚节登位,以削弱南诏的发展,这确实是一条十分有效的策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不强于忧患,败于骄奢。而今天南诏的正使,正是这个贪图安逸和富贵的于诚节,于是,李隆基便指使李林甫先察其言,观其色,看看这个于诚节到底是不是可用之人。
他反复地思考着这个从内部削弱南诏的策略,考虑着各种可行性,还有对吐蕃的防御,他又抄起一份太内宫起居录,在上面有李清的原话,说的就是这个办法。
李隆基取过朱笔,在起居录上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轻轻吐了口气,将笔搁下,
浑身放松下来。
想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