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上阶,但昭武校尉只是散官,并无实职,所以李隆基封他为太舍人,又重新将他纳入大唐正式官僚体系,三日之内两次
这在科班出身的进士也是少见,众人都惊异地望着人到底有什么才能,难道凭个雪泥便能让太和皇上都先后垂青吗?
在众多惊异的眼神,却夹杂着一道仇恨,这道仇恨的目光在李清出现时便已存在了,他就是郯王李琮,海家的大后台,海家出事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琮立刻毒死了海澜的女儿,销毁和海家的一切往来件,并派人去成都威胁章仇兼琼,不准他抖出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虽然海家的走私伤不到他的筋骨,但每年数万贯的进帐却没有了,尤其是海家之事极可能让太扳回局面,这才是他所深恨的,李琮是李隆基嫡长,因长相丑陋而不被李隆基所喜,先是被次李瑛夺走太之位,李瑛倒后又立了三李亨,但李琮都沉默不语,李隆基为此也愧疚于他,曾对他说过,‘国之社稷,岂能因相貌而废之。’正是这句话,激发了李琮争位的野心,一方面,他在李隆基面前保持低调,博取李隆基的歉疚;另一方面他广做善事、接济落魄人,赢取德望和贤名;然后,他又以李林甫紧密合作,共同推倒太,就在扳倒李亨有望之时,却忽然横杀出一个海家走私案,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