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科技创新是一回事,能不能把技术从实验室中搬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儿。
举国之力下,即便连非洲也有几个比较著名的实验室,华国也有几个实力比较雄厚的实验室,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学术界和工业界是完全不同的。
事实上,以某种锂电池为例,即便连号称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M国,从10年初就开发出了一种先进的硅-石墨烯复合阳极材料,宣称能够代替传统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提升100%的电池性能;
然而,直到2013年,足足花费了三年时间,M国人这才将这种材料小规模地生产用于在了高端产业,距离大规模推广,依然遥遥无期。
一个半世纪前,若是某个科学家发现了一样新颖的化合物,工业界或许很快就能生产出来,但这种例子放到现在,却是相当罕见了。
更常见的现象是,往往学术界做出了一项看起来非常漂亮的成果,但工业界却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去消化,甚至最终证明它是无用的。
华国人,尤其是那位刘教授,从开始研究可控核聚变到开始兴建示范堆,只用了不到1年时间,然后又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就点火成功,怎么看这里面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