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冷静!”瞧见李正武院士有‘暴走’的倾向,旁边的王承书院士赶紧相劝,“你这火爆脾气,几十年了,还是这样!”
这位王老先生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可控核聚变、等离体物理、铀同位素分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当然,同样也是国内可控核聚变奠基人之一,回国的时间也只比李老先生晚了一年;只不过,和李院士的“小龙”脉冲压缩/磁镜可控核聚变装置不同的是,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老先生的研发方向主要还是“仿星器”装置的建造方面。
然而,两人的境遇真的十分相同。
也是恰逢大YUE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仿星器的建造遇见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后来又遇上了文革,导致仿星器装置的建设一路磕磕盼盼,也是最终在70年代、被迫放弃;当然,前些年仿星器装置项目也又重新上马。
兴许是因为有同样遭遇的缘故,两人之间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几十年来,在学术道路上一直互帮互助。
“王大姐,不是我脾气火爆,实在是看不惯这些年轻人爱放卫星!那些人以为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是当年的大YUE进吗,真不像话!”
李老先生就服王院士。
毕竟,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