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丝毫谈不上什么质量。
有说是十五个人一天加工出来一支火铳,但是这火铳打起来还要炸膛,火炮更是如此,炮膛粗糙,装药量根本没有定数,如果稍有不慎,那就是爆炸。辽镇兵的几百门火炮,都是属于这种类型的武器。
说来也是可笑,华州的武器匠人里面有许多都是来自大明的匠户营,但是同样的人,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完全不是一种东西,华州的兵器制造固然是有尼德兰人和西洋的工匠参与,可华州匠人技师完全的处于主力,很多时候甚至不用江峰提出什么概念,这些人会主动的进行改进革新。
而且兵器的质量都是极为的精良,质量不过关的武器,甚至根本不会被流到军营之中,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华州给予了工匠足够的报酬,足够的尊重,让他们真正的成为统治阶层之中的一员,让他们劳动的积极性和热情完全的迸发了出来。
其实明军对于自己的火器质量如何,心里面当然是明白,所以明军的火器真正依仗的是红衣大炮,这种大炮是明朝通过澳门和南洋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采购的欧洲大炮,这些大炮的质量确实是很好,而且威力也很巨大。
当即被明军奉为至宝,也就是辽镇家大业大才有些存货,换到大同和陕西三边那